优势更突出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规模可与抽水蓄能媲美通过压缩机将常温常压的空气转换成高温高压的空气,存储在装置内,把电能转换成内能,驱动膨胀机发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唯一可与抽水蓄能相媲美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正越来越受到青睐。压缩空气储能的单机规模可达到百兆瓦以上,
优势更突出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规模可与抽水蓄能媲美通过压缩机将常温常压的空气转换成高温高压的空气,存储在装置内,把电能转换成内能,驱动膨胀机发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唯一可与抽水蓄能相媲美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正越来越受到青睐。压缩空气储能的单机规模可达到百兆瓦以上,接近抽水蓄能的规模;寿命长达40—50年;单位造价低,可达到6000元/kWh,且储能的周期不受限制。规模达到百兆瓦级,但采用的却是燃烧天然气的传统技术路线。。100多项储能专利、创建了较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足以让陈海生和他的团队比肩国际的佼佼者。技术创新促成本大幅下降在成本、效率和稳定性方面也有大幅改善。单位成本降低一半以上。从效率上看,1.5MW级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为52%,而1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效率较前者提高到了接近60%,性能也更加优良。储能性能再创世界纪录并无太多悬念。储能行业仍需国家支持未来10年我国储能市场容量将超过1000亿美元。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储能技术,将有望成为储能领域的新秀。效率要从现在的50%—60%提升到接近70%,相比抽水蓄能和化学电池,就具有了足够强的竞争力。”陈海生说,在保证规模和效率的情况下,成本有望再降30%—50%,单位成本降至3000—5000元/千瓦。尚缺乏合理的电价补偿机制,因此,积极推动电价体制改革既是方向又是趋势。近期热门文章